在司马昭之前,弑君的案例其实并不少。春秋时期,有齐桓公被活活饿死,楚成王被逼自缢。战国时期,有赵武灵王死于沙丘之乱,齐湣王被淖齿所杀。
就算是到了秦朝之后,在皇帝这个称号出来以后,弑杀皇帝的事情,也一直都有。秦朝有赵高杀胡亥,秦末有项羽杀义帝熊心,汉朝有梁冀毒死小皇帝刘缵。
要说首开弑君之先河,这个锅,司马昭真的是背有点冤枉。
但从对后世的影响来说,司马昭背这个锅,确实也不冤枉。因为他和历史上其他的弑君者相比,确实有三个不同。
第一,其他人弑君,都是在私底下秘密进行的,事后明面上肯定得找一个过得去的理由。而司马昭的这次弑君,那是公开在大街上进行的!
展开剩余78%第二,其他人弑君,事后不管成败,对执行的人大多会重用提拔,毕竟人家给你干了脏活。但司马昭却选择把人家成济给杀了,而且还杀了人家三族!
人家是给你卖命,给你办事,事后你却杀了人家。这样一来,以后谁还敢给你卖命啊?
第三,最重要的,还是司马家后来建立的晋朝,实在是太菜了。如果后来的西晋,是一个强势的大一统王朝,这件事最多是一个黑点。但考虑后来晋朝实在太弱,同样的事情,就变成历史的耻辱了。
司马家的这次弑君,距离当年的高平陵之变,其实已经过去了十一年的时间。
在之前的十一年时间里,司马家先后经历了三位掌权人。司马懿去世之后,司马师接班;司马师去世之后,司马昭接班。在这十一年的时间里,父子三人大力清洗了魏国朝堂。而且司马师掌权期间,还废了曹芳,改立曹髦为皇帝。
然而让很多人意外的是,这位被司马家拥立的小皇帝曹髦,却是格外的有种。就在他登基一年多以后,淮南三叛中的第二叛开始,毌丘俭和文钦起兵,讨伐司马家。当时司马师带兵去镇压,结果在前线病重。司马师病重之前,紧急让司马昭过去,接管大将军的印信,接手他的权力。
而趁着这个机会,趁着司马家两兄弟都不在京城的时候,曹髦就准备发动政变,重新夺回权力。只可惜那一年曹髦才十五岁,下面根本没几个人听他的话。再加上后来司马昭察觉到异样,迅速带兵返回了洛阳。于是最后,曹髦只能放弃计划,在此隐忍了下来。
但这件事,无疑让司马昭对曹髦,越发警惕了起来。
于是接下来,司马昭将曹髦身边的人,全部替换成了自己的人。这一下,曹髦更难翻身了。
眼见于此,曹髦也无可奈何。尽管接下来的几年里,他一直在努力拉拢身边的大臣,但在司马昭的威胁下,却没人敢接受。就这样,到了公元260年,眼见走投无路,司马昭又随时可能会废黜自己,曹髦终于决定,奋起一搏。
那一天,曹髦先进宫去面见了太后,祭祀了曹家的先祖,大张旗鼓的摆出了一副要诛杀奸臣的架势。而在曹髦摆出这副架势之后,自然早有人去通知了司马昭。
就这样,走完了这套流程之后,曹髦带着宫里仅剩的一些护卫,还有一些奴仆,直接杀了出去。
在曹髦杀出皇宫之后,他首先遇到的,其实并不是那个成济。而是当时的屯骑校尉,也就是司马昭的亲弟弟,司马伷。
结果,司马伷没拦住曹髦。在曹髦一阵冲杀之后,司马伷的军队,竟然被曹髦给吓得溃散了。
而过了司马伷这一关之后,接下来,曹髦又碰上了贾充和成济。最开始的时候,贾充和成济,其实也没拦住曹髦,马上就要溃散了。
但在这个关键时刻,贾充和成济说:“司马公畜养汝等,正为今日。”
然后,成济直接上前,刺死了曹髦。
这件事,本来就已经很离谱了。而接下来,在杀了曹髦之后,司马昭又下令,剥夺了曹髦的皇帝称号,改称高贵乡公。同时,为了平息众怒,司马昭又下令,杀了成济,以及成济家三族。关键是杀成济的时候,成济还没第一时间被杀。人家跑到了房顶上,光着身子,当众大骂司马昭。最后还是下面的士兵们射箭,这才射死了成济。
历史上权臣杀皇帝的事情,确实不少见。但是像司马昭这么干的,历史上真的就只有这么一次了。
发布于:山东省倍悦网配资-股票配资十倍网站-股票配资免费-杠杆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